諸葛孔明真的不是一個成功的軍事家嗎

諸葛孔明真的不是一個成功的軍事家嗎
我想知道孔明到底是不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,論政治應該無人可批評,但是軍事方面卻是爭議不休。請大家來說說自己的想法,多多議論。
(無須管版面的問題)不惜筆墨的發表自己的想法吧
更新: 這次開版希望大家來一起辯論,無須管版面問題,只希望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談談。正反兩面的意見都歡迎,但不希望只回答一個「他真的是個出色的軍事家」
「他不算是出色的軍事家」等等的回答,也要把原因說一說,大家一起來辯論就是了,請大家踴躍發言
2 個人正在追蹤 16 個解答 16 檢舉不當使用

最佳解答: 在下也來發表一點拙見,我個人認為武侯算得上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,所謂的軍事範圍很廣闊,舉凡戰略或是戰術等等都可算的上是軍事的範疇,陳壽所說的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,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,畢竟我也沒有親眼看見過,但是光是戰略就可以讓他稱的上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了,我認為武侯擅長在戰爭之前就先籌畫好了作戰的意圖,可能與他謹慎小心的個性有關,他的戰略方向都朝著穩當的方向前進,所以在子午谷的戰略方針上就不肯讓步,但我們真的可以憑這點就說他的軍事才華不好嗎?試著設身處地的想一下,採用子午谷方針,你的成功必須建立在四點假設成立時才行的通,第一點,對方的人都很蠢笨,絲毫不會提防到你會偷襲他,第二點,就算偷襲不成功也無損於大局,第三點,就算被發現也能憑著將領的神奇能力讓他成功的偷襲得手,第四點,敵方的主將真的會膽小到一看到3000人的士兵就會放棄長安逃跑,但是很明顯的是,這四點都不太可能會實現,那到底採用子午谷方案有什麼好處?第一點也就算了,第二點假設根本就不能成立,只要子午谷偷襲軍失敗,對蜀軍來說就是一個打擊,士氣在作戰中是個很微妙的作用,所以謹慎的武侯不能讓這件事發生,萬一子午谷偷襲軍被發現,以魏文長的個性一定是拼下去了,萬一戰死了,蜀國就又損失一員上將了,更何況敵軍主將根本不可能一被偷襲就棄城而跑,長安城堅固天下皆知,想要憑著3000的軍兵去攻打長安無異於飛蛾撲火,白白損失兵力罷了,有人說三國演義是小說,要看正史才準,可是三國志是魏末晉初時才出來的,而晉朝又是襲承魏來的,對於敵對的勢力,怎麼也不可能會美化對方吧?而陳壽在這時寫出來的東西有多少真實性也就有待商榷了吧?我也不是說三國志就完全沒價值,可是完全的相信他就有點說不過去了,畢竟我們也沒親眼看見,完全相信一個在威權的勢力下所產生的史書,怎麼也算不上是通明吧?我們頂多只能憑藉著事件來做判斷,如果只是因為陳壽的評價就認為武侯的軍事能力差,對武侯本身也不算公平吧?關於隆中對一說,我認為只要是當時的有識之士,沒有一個人不知道天下大勢的走向吧?差別只在於本身的立場罷了,對劉備而言,北方已被曹操統一,東方孫吳的勢力非常鞏固,能夠奪取的地方也就剩下荊州和西蜀了,相信這一點稍微聰明一點的人都想的到,也沒什麼好驕傲的,算不上是武侯出色的一點,可是如何將既定的方向加以實現,這就要依靠高明的手腕和軍事策略的,能使孫劉聯軍擊潰曹軍,固然是周公瑾高明的戰略作為,但武侯出色的外交能力在此也一展無遺,在之後和孫家搶奪戰果又要不破壞兩家的情面,這不光是只靠周跟魯的意圖,武侯背後高明的運作也是無法否定的事實,隨後奪取西川坐擁兩州,使劉備獲得了能跟曹操一爭長短的實力,難道不是武侯的功勞嗎?西川降將法孝直精於戰術,武侯制定好了戰略方向讓法孝直去實施不也無可厚非?這也是劉玄德老是陣前常備法孝直的原因吧?在劉玄德去世後,蜀漢的軍力已經所剩無幾了,蜀國本身人口就不多,消耗的兵力無法做補充,這是武侯處處謹慎的原因吧?畢竟兵越打越少,要怎麼打下去?劉玄德去世的時候劉禪的年紀尚輕,內政方面全都倚靠武侯,這應該是他的內政外交被世人所共之的原因,而非常不巧的是,每次北伐的對手,大部分都遇上了司馬仲達,熟悉司馬仲達的人都知道,仲達善於隱忍,每次碰到武侯就是死守,堅決不戰,對於這種對手就是有萬般計策也無從下手,而武侯又不能強攻,也只好千方百計的誘敵決戰,在以計策勝之,可惜的是司馬仲達死都不跟武侯交戰,時間一到武侯也只好退兵了,畢竟軍隊一開到了對方的領地上面,補給就相對的困難了,這也是武侯每次北伐都會退兵的原因,非戰之罪,也沒有道理說武侯軍事能力不足,曹操敗退的次數也不少,怎麼沒聽說過他的軍事能力很差?根本的原因就是大家只看後果,因為曹操勢力較為強大,所以他的能力很強,因為蜀國一直打不上去,所以武侯能力很差?那陸伯言身為吳國大都督,在任期間並沒有看到他打勝過魏國的司馬仲達等等,也沒見過他成功的開闊吳國的領土,是不是就說明他也很差勁?我想應該不能這麼說吧?軍事上本來就有勝有負,連孫子都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了,單純的以勝敗來論斷武侯不是出色的軍事家就有失偏頗了,武侯的制軍手法向來為眾人所推崇,出西蜀而軍威浩整,這不是制軍手段高明那是什麼?那這難道不算是出色的軍事家嗎?有人說蜀國出兵是幫魏國練兵,這種說法有點...,歷史上,只要每一次武侯北伐,魏國必舉國震動,明帝每次都被嚇的不知東南西北(但是對上了陸伯言,明帝甚至還想親自出征),只有依靠大臣自欺欺人的安慰一下,然後在依靠強勢兵力,採用了超級能忍的司馬仲達,勉強撐到武侯自己願意退兵,然後全國在放鞭炮慶祝,這就是魏國的練兵嗎?那司馬仲達的手筆也太大了,每次練一練,練完了就繼續回家里去擦汗,然後擦點煙脂水粉穿上女裝自我解嘲一下"呼!這一次的練兵大典又結束了,下次要多帶本玉浦團去,不然會太無聊"(以上為演義惡搞板)至於關於正史的問題,我贊成以上幾位大大的論點,陳壽的三國志成書於魏晉時期,總不可能寫出對魏晉不力的事情,事情的真實性就有待商榷,至少不能完全的相信,畢竟歷史上後是史書抹黑當代歷史的是常有的事,並不是說他不對,只是每個時代的人立場不一樣罷了,我想陳壽也是因為受到了某種脅迫,必須貾毀武侯一些地方,但怕到時留下千古罵名,所以在武侯建樹較少的軍事上做貾毀,其他的地方則多加讚譽,這樣一來作為武侯對手的司馬仲達一族的司馬昭自然心底舒坦,蜀國的遺民也不至於反應過於激烈,畢竟沒有北伐成功也是事實,但不構成武侯不是出色的軍事家這一論點,雖然理論不是過於完善,但希望能拋磚引玉,讓知識更為充沛的大大做一個總結^ ^

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,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,還我劉玄德,劉玄德入贅孫權妹,曹操,張飛,炎亞綸 劉玄德,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是三國演義第幾回,劉玄德入東吳進贅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全新消息大收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