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關諸葛亮的隆中對的問題?22點又再贊助2點

有關諸葛亮的隆中對的問題?22點又再贊助2點
西元207年,劉備到諸葛亮隱居的隆中拜訪,請諸葛亮輔佐他復興漢室,諸葛亮給他一篇對策,就是歷史上有名的"隆中對", 隆中對有二個重點:一.奪取荊州和益州當根據地 ... 顯示更多 西元207年,劉備到諸葛亮隱居的隆中拜訪,請諸葛亮輔佐他復興漢室,諸葛亮給他一篇對策,就是歷史上有名的"隆中對",

隆中對有二個重點:一.奪取荊州和益州當根據地 二.東和孫權北抗曹操

在那種沒電視.沒報紙,資訊幾近完全封閉的年代,年僅27歲的諸葛亮卻能掌握天下形勢,提出"天下三分"的看法,並訂出"東和孫權北抗曹操"的策略,諸葛亮真是古今曠世奇才阿.所謂"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",最後北伐失敗,也只能說是天意吧.

我的問題是劉備遇到諸葛亮,究竟是魚幫水或是水幫魚?若沒諸葛亮,劉備能成就霸業嗎?當時依附在劉表下守樊城的劉備,諸葛亮為何對他這麼有信心,
認為將來是三分天下的其中之一?是諸葛亮自恃在自己輔佐下能讓劉備成就霸業?他是真心的讚美劉備"將軍既帝室之胄,信義著于四海,總攬英雄,思賢如渴......"這樣的明君,諸葛亮才願意出來?如此,則是劉備成就了諸葛亮,不然,諸葛亮將永遠是個農夫,消失於歷史舞臺嗎?


(本文內容採自品三國的奇摩部落格,若版主不同意吾立即刪除本文)

追蹤 4 個解答 4 檢舉不當使用

最佳解答: 1.《隆中對》,原名《草廬對》,是指中國東漢末年諸葛亮與劉備初次會面的談話內容,但發生地有爭議,一說在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崗,另說在湖北省襄樊市古隆中,《隆中對》的提法並不是作者陳壽在《三國志》中提出來的,而是後人加的。

2. 根據《三國志》,《隆中對》的發生起始自「凡三往,乃見」等精練文字。207年冬至208年春,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的建議下,三次到隆中拜訪諸葛亮。前兩次都沒見到諸葛亮,第三次終於得見。《隆中對》中,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,提出先取荊州為家,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,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。劉備聽後大讚,力邀諸葛亮出山相助,於是諸葛亮便步上仕途。劉備常常和他議論,關係也日漸親密。關羽、張飛等都大感不悅,劉備向他們解釋道:「孤之有孔明,猶魚之有水也。願諸君勿復言。關羽、張飛等便不再抱怨。

3.早在三顧茅廬之前,劉備就已經擁有全國性的聲望:
(1)袁紹:「劉玄德弘雅有信義,今徐州樂戴之,誠副所望也。」
(2)陳登:「雄姿傑出,有王霸之略,吾敬劉玄德。」
(3)曹操:「今天下英雄,唯使君與操耳。本初之徒,不足數也。」
(4)程昱:「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,終不為人下,不如早圖之。」
(5)194年,陶謙病死,死前曾對別駕從事麋竺說:「如非劉備不可能安定這州。」麋竺便率人迎劉備入主徐州,但劉備卻推辭,陳登對劉備游說:「現今漢室漸趨衰敗,海內傾覆,能立功業、立職掌,就在於今日。我們州中殷實富足,戶口百萬,希望能屈就使君掌管州中之事。」劉備回說:「袁公路就近在壽春,此人為四世三公,海內民心都歸向他,你可以將州給他管理。」陳登答:「袁術驕縱橫暴,不是能夠治理亂局的人才。現在希望給您步兵騎兵合計十萬,對上可以榮耀朝廷,施恩惠給百姓,並建立君王的功業;對下則可以守住土地,在竹帛上記載自己的功績。若是您不答許,在下也不敢聽從於您。」而北海相孔融仍對劉備說:「袁公路豈是因憂慮國事而忘家的人?只是墳墓中的枯骨,不足以在意。今日的事,是百姓讓與賢能,天意讓與你而不取,難免有不可追的悔恨。」最後劉備也答允,並領徐州州牧。

4.諸葛亮父親諸葛珪早逝,諸葛亮與其弟諸葛均便由叔父諸葛玄撫養。後來朝廷選朱皓代替諸葛玄之職,而諸葛玄又與荊州牧劉表有舊交,便帶同諸葛亮前往依附。諸葛玄去世後,諸葛亮和弟弟在南陽郡襄陽隆中或者南陽市臥龍崗務農。亮平日好唸梁父吟,又常以管仲、樂毅比擬自己,當時的人對他都不以為然,只有好友徐庶、崔州平、孟建、石韜相信他的才幹。

5.成就霸業必然需要結合諸多的條件,天時,地利,人和等等。研究歷史事件的時候,與其去探討(有魚無水)或是(有水無魚)的假設性問題,不如更深入的去研究其思想文化的背景,這樣的研究方向會更加具有建設性。

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,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,還我劉玄德,劉玄德入贅孫權妹,曹操,張飛,炎亞綸 劉玄德,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是三國演義第幾回,劉玄德入東吳進贅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全新消息大收集 的頭像
    全新消息大收集

    全新消息大收集

    全新消息大收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