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問一篇古文的名稱及作者???



最佳解答: 歸 有光 [項脊軒志]
原文:  項脊軒志  
  項脊軒,舊南閤子也。室僅方丈,可容一人居。百年老屋,塵泥滲漉,雨澤下注,每移案顧視,無可置者。又北向,不能得日,日過午已昏。余稍為修葺,使不上漏;前闢四窗,垣牆周庭,以當南日;日影反照,室始洞然。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,舊時欄楯,亦遂增勝。
借晝滿架,偃仰嘯歌,冥然兀坐,萬籟有聲。而庭階寂寂,小鳥時來啄食,人至不去。三五之夜,明月半牆,桂影斑駁,風移影駁,珊珊可愛。
  然余居於此,多可喜,亦多可悲。先是,庭中通南北為一,迨諸父異爨,內外多置小門牆,往往而是。東犬西吠,客踰庖而宴,雞棲於廳。庭中始為籬,已為牆,凡再變矣。家有老嫗,嘗居於此。嫗,先大母婢也,乳二世,先妣撫之甚厚。室西連於中閨,先妣嘗一至。
嫗每謂余曰:「某所而母立於茲。」嫗又曰:「汝姊在吾懷,呱呱而泣;娘以指扣門扉曰:『兒寒乎?欲食乎?』吾從板外相為應答。」語未畢,余泣,嫗亦泣。余自束髮讀書軒中,一日,大母過余曰:「吾兒,久不見若影,何竟日默默在此,大類女郎也?」比去,以手闔門,自語曰:「吾家讀書久不效,兒之成,則可待乎!」頃之,持一象笏至,曰:「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,他日汝當用之。」瞻顧遺跡,如在昨日,令人長號不自禁。
  軒東,故嘗為廚,人往,從軒前過。余扃牖而居,久之,能以足音辨人。軒凡四遭火,得不焚,殆有神護者。
  項脊生曰:蜀清守丹穴,利甲天下,其後秦皇帝築女懷清臺。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,諸葛孔明起隴中。方二人之昧昧於一隅也,世何足以知之?余區區處敗屋中,方揚眉瞬目,謂有奇景;人知之者,其謂與埳井之蛙何異?
  余既為此志,後五年,吾妻來歸;時至軒中,從余問古事,或憑几學書。吾妻歸寧,述諸小妹語曰:「聞姊家有閤子,且何謂閤子也?」其後六年,吾妻死,室壞不修。其後二年,余久臥病無聊,乃使人復葺南閤子,其制稍異於前。然自後余多在外,不常居。庭有枇杷樹,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;今已亭亭如蓋矣。
大意:
   (一)自「項脊軒,舊南閤子也」至「珊珊可愛」
     記敘修葺後的項脊軒幽雅可愛。
   (二)自「然余居於此」至「令人長號不自禁」
     (藉軒中遺事)抒寫對母親與祖母的懷念。
   (三)自「軒東故嘗為廚」至「殆有神護者」
     記敘余(作者)居時,軒凡四遭火,得不焚,似有神護。
   (四)自「項脊生曰」至「其謂與埳井之蛙何異」
     (藉蜀清、諸葛故事)說明余(作者)雖處敗屋,但胸懷遠大。
   (五)自「余既為此志」至「不常居」
     (再藉軒中遺事)抒寫夫妻深情。
   (六)自「庭有枇杷樹」至「今已亭亭如蓋矣」
     (藉庭樹)抒寫對亡妻的思念。
主旨:(藉項脊軒中往事)抒寫對親人的懷念。(篇腹(二)(五))
文體:形式為記敘文;內容為抒情文。
http://ct4.ck.tp.edu.tw/yll/02/oldtext/oc/12-5.htm
在這篇抒情散文中,作者通過對項脊軒前後變化的記述,寫出了對於它的親切感情,也寫出了對於親人的深沉懷念。作者對自己的書齋項脊軒的無限眷戀的感情,是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索。無論寫景、敍事或抒情,看來似乎信手拈來,散漫無章,但實際上都與項脊軒息息相關,由狀物而懷人而抒情,三者融為一體,做到了形散神不散,這是本篇組織材料、安排結構的一大特點。或喜或悲之情,作者均善於通過選取富有特徵的生活細節,曲盡其妙。作者用家常語敍家常事而情意纏綿動人,尤其善於用簡樸生動的人物對話、口語,盡傳人物的神情、儀態。
第一部分,寫可喜事,記項脊軒內外的景物,著意寫自己在軒中讀書怡然自樂的情景。作者對項脊軒這種深摯的眷戀之情,是貫穿全篇的一條感情線索。這段寫喜悅的心情,恰與下文寫可悲的事相映照。
第二部分,寫可悲事,著重回憶母親、祖母和妻子的遺事,繪形繪聲,頗能打動讀者之心。
參考資料: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?qid=1405111308749
匿名使用者 · 11 年前
0真讚 0真遜 意見 新增意見

送出

· 剛才不久
發問者的評分
檢舉不當使用

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,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,還我劉玄德,劉玄德入贅孫權妹,曹操,張飛,炎亞綸 劉玄德,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是三國演義第幾回,劉玄德入東吳進贅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全新消息大收集 的頭像
    全新消息大收集

    全新消息大收集

    全新消息大收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